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 这不仅充分肯定了新时代意识形态的重要价值,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任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进行理论武装、提振发展动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实践要求;是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构筑和弘扬中国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是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灵魂”,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理论武装全党、深入人心
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就是抓好理论武装问题。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首要任务提出来,要求我们“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反映着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一致性,它既反映着党和国家的意志,关乎理想信念,也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是政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各方面,它通过统领社会思想文化和政治上层建筑,来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核和“政治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理论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更加巩固。但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还有待加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还不够强劲,要求我们在开展意识形态斗争中推动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进行理论武装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先进武器”。
一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重要法宝。新时代加强理论武装,仍然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要求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全党学习党章、尊崇党章、践行党章,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证意识不懈怠、思想不滑坡、信念不动摇,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二是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的信仰体现在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之中,直接影响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首先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尤其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形式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充足信心,增强辨别和抵御错误观念的能力。此外,要深化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大众化,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引导人们主动认识世界、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形成人人重视理论的社会氛围,发挥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功能、文化宣传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和推动发展功能,积极研究真问题,切实回答人民关心的问题,把握住意识形态的现实性、时代性,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需要明确的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2] 既要用发展成就证明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理性,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科学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创新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性、人本性推动实践发展,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有理有利有节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用“亮剑精神”对错误意识形态思潮进行理直气壮地批判,疏导舆论、掌握群众、凝聚人心,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推动发展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一般来讲,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社会价值的特殊形式,虽然具有社会意识的一般属性,但是它反映的不是一般客体,与一般形式上的社会意识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不同。意识形态来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之中,是通过上述形式表现出来的深层次的、统领性的,并且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意识,其中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在社会层面和群众层面的呈现,它作为集体成员所共有的认知体系,能够帮助其成员达成认识和行动上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从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引领意识形态话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国先进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想信念到道德规范、从民族复兴到个人价值追求的完整的价值体系,通过政治文化层面、理想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和道德文化层面,共同作用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占领思想文化的核心点,也可以占领伦理道德的制高点,占领国际交流的前沿点。对内通过传递一种具有超越性和感染力的理念来凝聚人心、提振精神、引领方向;对外通过一种具有权威性和引领力的话语来赢得尊重、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具体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通过理想和信仰的形态,来引导和塑造整个民族和国家精神,通过文化认同的形式,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最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力量。此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都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国民素质形成的重要源泉。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思潮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错误的、消极的思想意识随之滋长,国际上世界多极化、新全球化深入发展,出现了“自由化”、“逆全球化”、“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以及“基督教救世主义”等一系列社会思潮,社会主义价值观正面临着多元化的冲击,“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到意识形态安全、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共识的高度,“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3] 引导和教育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践行,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为引领发展提供价值合力与精神动力。通过创新推动落实,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动力之源”,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要兴文化,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从理论上看,意识形态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一定程度上正是文化自信在政治领域的反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践证明:没有巩固的意识形态,就没有持久的文化自信,同样,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意识形态阵地就不会稳固,也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方面,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和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客观科学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要让人民群众知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确立的历史和文化必然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继续挖掘中国的好故事、好思想、好精神和好声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文艺事业发展方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要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总的来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提高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特点,在国际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软实力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的统摄力问题,国际竞争新态势的实质就是价值和意识的比拼,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如果意识形态层面有丝毫的松懈、缝隙和问题,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乘虚而入,就会为他们实现“西化”、“分化”、“分裂”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制造机会。可以说,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时期,要正确处理“本来”和“外来”的关系,在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原则,以宽广自信的心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6], 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精神动力,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坚实有力的文化支撑。